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

            1、概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下PPP改革事业新局面,2017年11月1日—2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财政部PPP中心”)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本届论坛以“新理念 新思想 新动能 打造PPP合作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设置领导致辞和主旨演讲、9场圆桌论坛、3场边会和3场地方政府PPP项目专场推介会等4个环节。
            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上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波,交通银行行长彭纯分别为论坛开幕式致辞。
            史耀斌副部长指出,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明确了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史耀斌副部长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效率导向,会同相关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统筹推进PPP改革。经过四年努力,PPP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果,建立了“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PPP大市场,落地了一大批支持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项目。PPP改革促进了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业态的创新,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统筹政府和市场两个资源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
            史耀斌副部长强调,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按照十九大整体部署精神和要求,提高规矩意识,维护市场秩序,强化管理,严控风险,保证PPP改革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严守底线,狠抓规范管理,做真PPP项目;二是要细化措施,严格风险控制;三是要把住关口,系统优化管理;四是用好新科技,提升透明度建设;五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
            史耀斌副部长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纲领,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开创PPP事业新局面。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动力,确保实现十九大确定的重点发展目标。二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市场能力建设,统一顶层设计。三是规范创新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四是创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度。五是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史耀斌副部长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周波副市长认为,PPP模式是国际公认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PPP模式,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化解现阶段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效率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对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周波副市长表示,长期以来,上海市高度重视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提供。从上世纪90年代南浦大桥、延安东路隧道、大场水厂等项目,到2016年9月颁布《本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坚持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不仅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问题,更主要的是带来了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
            周波副市长表示,上海将立足城乡一体和均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均衡布局,聚焦重点区域发展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扩大市场化主体进入,加大PPP等改革创新探索。同时,上海还将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的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体系完备、社会资本规模庞大等优势,通过各类要素交易平台的建立和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完善,汇聚国内外各类机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层次基础设施项目、资本和股权交易中心,积极为全国PPP项目融资提供服务和支撑。
            彭纯行长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将PPP模式提升到改革全局的战略高度,让我们对PPP的意义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
            彭纯行长认为,通过不断积累的PPP实践,交通银行等一批商业银行逐渐从传统的贷款提供商向资金组织商转型。在金融机构的积极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逐渐构建起高效、规范、透明的统一市场。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执行秘书山姆沙德·阿赫塔尔(Shamshad Akhtar)、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王祥明、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总裁陈秋途、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赖朝晖发表主旨演讲。
            本届论坛围绕PPP——“一带一路”新动能、PPP法治建设、绿色低碳PPP、PPP资产证券化、PPP助力幸福产业、PPP创新与智慧城市、PPP助推特色小镇、PPP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PPP催生新业态等九个议题讨论交流,70余位嘉宾直面问题,深入研讨,为PPP改革规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论坛期间先后组织召开新闻媒体和咨询机构专题边会。新闻媒体会期间,向媒体界进一步宣传PPP改革理念,提升新闻媒体界对PPP的认识,使新闻媒体界对PPP改革进行更客观公正、全面深入报道,更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预期。在咨询机构会期间,进一步强调PPP模式是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咨询机构在PPP改革落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勇于担当,坚持不触底线、不碰红线,做真PPP。要树立精品意识,多开发高质量PPP项目,打造业内标杆。
            为促进各方对接,内蒙、河南、云南等3个省(自治区)财政厅在论坛期间分别举办了PPP项目专场推介会,向社会推介247个PPP项目,总投资4137亿元,吸引优质资源推动地方转型发展。同时为更好展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等PPP工作成效,促进交流洽谈,论坛还设置了76个展位。
            为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本届论坛开幕前,财政部PPP中心和UNESCAP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制度建设、机构能力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发挥PPP模式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世界银行签署PPP水平认证项目合作备忘录,将世行等6家国际多边开发银行联合PPP水平认证项目引入中国,帮助提升我国PPP从业人员水平。
            本届论坛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先后有来自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约50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同时设置了全程网络直播,供全国各地关注PPP改革的人士及时了解。
            2、领导致辞、主旨演讲
            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 奋发开创PPP改革事业新局面
            11月1日,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主办,交通银行、中国华信、龙元明诚联合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新理念、新思想、新功能,打造PPP合作命运共同体”。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出席论坛并致辞,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周波常务副市长、阿赫塔尔副秘书长、彭纯行长、祝宪副行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我们相聚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明确了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和各位分享三方面内容。
             一、PPP改革四年回顾: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新一轮全面系统、深层次、根本性改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PPP改革作为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具体举措,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效率导向,会同相关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统筹推进PPP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竞争创新,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增加发展新动能,着力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这项改革是一项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社会化综合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过四年努力,PPP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果。建立了“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落地了一大批支持转型发展和民生保障项目。这项改革促进了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业态的创新,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统筹政府和市场两个资源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据我们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达6,778个,总投资约10.1万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2,388个,投资额约4.1万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PPP市场。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PPP改革实践中,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到位,特别是把PPP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的风险。对此,我们应高度警惕并要切实加以解决。
            二、抓规范严监管控风险,促进PPP事业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按照十九大整体部署精神和要求,提高规矩意识,维护市场秩序,强化管理,严控风险,保证PPP改革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守底线,狠抓规范管理。严把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防止将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坚决剔除不规范项目。规范项目开发,不触底线、不碰红线,做真PPP项目。创新管理方式,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二是细化措施,严格风险控制。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防止风险不合理转移。加强财政支出责任监测,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控制实体企业融资杠杆倍数,严防表外业务风险。加强部门监管协同联控,预防金融财政风险。
             三是把住关口,系统优化管理。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市场创新。把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关,抓好公开公平采购,防止歧视和垄断。严格合同管理,规范绩效付费。鼓励融资创新,提高项目的可融性,降低融资成本。
             四是用好新科技,提升透明度建设。用好“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进信息对称管理。细化披露标准,统一披露内容,用好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
             五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完善按效付费机制,优化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对无运营内容、无绩效考核机制、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得安排财政资金。
             三、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努力开创PPP改革事业新局面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纲领,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开创PPP事业新局面。
             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动力变革。创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市场社会资源,确保实现十九大确定的重点发展目标。抓好地区、行业、项目示范,发挥新发展理念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市场能力建设。配合做好PPP条例等制定工作,统一顶层设计。出台PPP税收政策,制定金融支持政策,完善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加强市场自律建设,规范第三方专业服务市场。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理论研究优势,更好地发挥智囊作用。
             三是规范创新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违法违规问题查处力度。严格规范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把好关口。创新优化风险分配,有效化解管理风险。
             四是创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度。提高支持民营企业的认识,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保证企业合理投资收益,政府要带头遵法履约。细化财政、金融、价格等支持措施,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政府支出责任预算约束管理。加快市场透明度建设,提高市场整体运行效率。
             五是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以PPP模式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加强多双边合作,推动市场开放和政策协调,提高项目落地率。在论坛开幕前,财政部PPP中心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共同签署了关于PPP方面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制度建设、机构能力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发挥PPP模式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区域治理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随后,阿赫塔尔副秘书长在主旨发言环节将进一步阐述UNESCAP对PPP合作模式的理解和认识。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事业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步子放稳一点,质量提高一点,希望PPP之树常青
            2017年11月1日,财政部金融司司长、PPP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毅出席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并致辞。
           很高兴今天出席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感受PPP事业在中国的温度。
            为什么中国要引入PPP,为什么PPP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经过了近40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财富有了很好的积累。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目标和战略规划。随着战略规划的实施,人民收入和社会财富将得到更快、更高的积累。与此同时,公共产品也需要有更大的投入。在这样的背景下,既有需求又有供给,PPP将供给和需求两端有机结合起来,给社会资本 提供了分享未来中国增长与发展成果的广阔平台。
            PPP是一个好的机制。要用好这个机制,必须注意:第一,政府方应该通过公开竞争程序,择优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第二,政府和合作伙伴一定要掏出真金白银,拿自有资本做资本金。第三,资本金之外可以去融资,但资金结构必须合理。第四,项目公司不能是一个纯粹的、只承担融资功能的特殊目的(SPV)公司,而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能够提供长期运营服务、有效供给公共产品的实体公司。这个实体公司通过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获得合理的回报。第五,为保证项目财务可持续性,当收费不足时,政府方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但绝不能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固定回报等方式承担兜底责任。我们坚信,如果坚持规范运作,我国PPP事业就能健康发展,在完善国家治理结构、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经过4年的努力,我国PPP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通过物有所值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的项目约7000个,投资规模超过10万亿,项目数量和规模增长很快。但是,与我国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比,PPP发展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去年我国GDP约7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约59万亿;按照经济增长目标预测,今年我国GDP将超过8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65万亿。我国PPP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一个广阔的市场,一个好的机制,关键在于把机制用好,实现规范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地方政府方面,过于重视融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而轻视长效机制的塑造;过于重视短期投资效果,而轻视长期风险防范。有些地区出现了一哄而上、大干快上的苗头。同时,相关人员的操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两个论证”没有扎扎实实的开展,项目实施不够规范。
            社会资本方面,注重短期利益而轻视长期运营,“项目建好就拿钱、项目落地就走人”。有的社会资本通过虚增工程造价赚取短期暴利。不少社会资本自有资金实力不足,“穿透”看资本金都是借款,“小马拉大车”。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难以分担长期的风险,PPP这个好的机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中介组织方面,PPP刚刚起步,中介组织经验不足,对PPP相关法律、制度、税收等还在逐步熟悉的过程当中,“在干中学、边干边学”。中介市场缺乏行业自律和政府有效监管,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配套政策方面,上位法仍然缺失,社会资本方的选择方式、免于二次招标的前置程序等,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缺乏更高层面法律法规依据。财政支出责任监测体系仍不健全,10%红线硬性约束有待强化。如何完善税收政策避免重复征税,土地是实行“招拍挂”还是划拨,价格调整机制如何完善等问题,都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
            下一步怎么办?总体来看,当前干PPP的热情比较高,参与方很多,不同地方、层级都有参与。在顶层设计上,我们将从财政部的角度出发,立足财政职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和理念,实现四个转变:第一,从单纯关注项目落地数量,向关注项目规范性转变。第二,从重视增量项目,向更加重视存量项目转变。第三,从关注短期效益,向关注中长期效益转变。第四,在 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以PPP模式“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发展。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完善顶层设计。在抓紧推进PPP立法的同时,要秉承物有所值原则,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加强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的监测,特别是强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红线的硬性约束。在从宏观、中观层面,对财政整体承受能力进行监测和约束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对单个项目本身的评估。
            第二,规范项目库管理。我们将组织开展项目库集中清理,对不具备条件,没有规范开展“两个论证”的项目,特别是不具备公共产品属性、资本金不到位或资本金穿透后不是自有资金、没有建立长期按效付费机制,以及过度依赖政府付费的项目,要予以剔除。
            第三,适度强化奖补力度。在清理项目库的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支持好的、规范运作的项目。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有“358”的奖励机制,对存量转型项目有2%的奖励机制。我们正在研究提高奖补强度,重点落实精准扶贫任务目标,对连片贫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PPP项目给予更多的倾斜。
            干好这些工作,要坚持“穿透管理、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并强化对资本金的管理。任何投资项目、任何金融活动,自己要投入一定的自有资金,再进行适度的融资,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不能让政府的各种公共性基金作为资本金,更不要让社会资本用借款作为资本金,然后再用银行资金做运营。二是要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信息透明是最好的规范。
            今天论坛气氛热烈、温暖如春,身处会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PPP事业在中国的热度,我们更愿意清醒地、冷静地谈一谈规范运作的重要性。我们宁愿把步子放稳一点,把质量提高一点,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PPP之树在中国能够常青。谢谢大家!
            上海副市长周波:进一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均衡布局
            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7 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于11月1日一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三届论坛主题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共建 PPP合作命运共同体”。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出席并演讲。
            周波表示,PPP模式是国际公认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以来,上海市高度重视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南浦大桥,延安东路隧道、大场水厂等项目,到2016年9月颁布的上海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上海始终坚持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不仅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更主要的是带来了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
             他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将立足城乡一体和均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的均衡布局。聚焦重点区域的发展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逐步扩大市场化主体进入,加大PPP等改革创新探索,在国家财政部等各个方面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探索、积极有效的PPP模式,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形成的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体系完备,社会资本规模比较大等优势。通过各类要素平台,建立和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汇聚国内外金融机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层次基础设施项目,资本和股权交易中心。积极为全国PPP项目融资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支撑。
            中国建筑王祥明:PPP助力公司产业链整合及新业务拓展
            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7 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于11月1日一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三届论坛主题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共建 PPP合作命运共同体”。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王祥明表示,PPP对中国建筑蹄疾步稳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助力公司产业链整合;二是助力公司新业务拓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PPP。
             我来自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PPP是我们的重要业务领域,刚才几位领导、嘉宾的致辞和演讲,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三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PPP事业活力不断迸发,成果日益丰硕,愈加突出的成为当前国家数个重要改革领域的交集与诸多核心改革工作的载体,愈加显著的带给很多企业进一步服务国家需求、参与社会治理的巨大契机。
             中国建筑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目前位居世界《财富》500强第24位,年营业收入超过一万亿元,拥有全球建筑行业最高公司资信评级,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我们从一开始就高度关注、积极参与PPP事业,将其作为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式,既是我们当前实实在在的市场机遇,更反映着企业长远的资源配置和生产方式,代表着建筑业未来的业务体制与竞争模式。截至2017年9月底,在严控或有风险、坚持规范发展、强化运营管理的前提下,中国建筑已中标PPP项目260个,计划总投资额9700亿元,市场份额在中央建筑企业中排名第一,有力推动企业从房屋建筑一业为主向我国城镇化建设全领域拓展,从单纯承包商向投融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转型。我们已经成为我国PPP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有力推动者、极大受益者。
             具体来看,PPP对中国建筑蹄疾步稳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助力公司产业链整合。建国以来,我国建筑产业链一直存在分段切割、各包一段、资源固化等问题,虽然国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如果对标国际意义上真正的工程总承包,我国还缺乏落地载体,进展缓慢,往往工程总承包在实际履约中弱化为施工总承包甚至是建筑主体结构的主承包。PPP则强调全生命周期和一揽子解决方案,抓住这一难得载体,实现产业上下游一体化整合、拓展,将极大的推动建筑业经营模式变革。为此,中国建筑在参与PPP的过程中,由原先内部产业要素割裂、更多负责建筑承包,发展为逐步集成内部资源,参与到前期规划、设计与融资、后期运营管理当中,不断向产业上下游两端拓展,全向延伸了价值链条,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拥有能够与国际一流承包商在真正工程总承包领域同台竞争并胜出的能力,先后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个高速公路、炼油厂、电厂等大型PPP项目。在国内,中国建筑搭建政企合作、产融协同平台,帮助地方政府一站式完成城市更新、城乡统筹和产业导入,尤其以管理运营为核心,实现成片土地一体化开发,改善城市生活品质。比如,在上海市政府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建筑正在实施上海首个新型城镇化PPP项目,将全盘推进上海青浦区重固镇全镇的规划策划、土地整治、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城镇更新和产业服务运营,高标准打造一座魅力新城。
             二是助力公司新业务拓展。PPP模式应用领域广泛,已推出的项目几乎涵盖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PPP实践,中国建筑进一步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将自身业务拓展至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更多领域,开辟了新的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们快速布局相关PPP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实现几乎从零起步到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乃至部分业务第一的跨越,有力的促进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目前,我们累计承接轨道交通项目300公里,合约额近千亿元,跻身第一阵营;承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总里程1097公里,投资额约800亿元,处于领军地位;承接海绵城市项目6个,投资额近百亿元,发展十分迅速。此外,我们联合多家兄弟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对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热电站、港口、体育场、停车场、水务环保等公共领域进行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可以说,是PPP业务使我们进一步紧跟国家与社会的投资步伐,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建筑整个基础设施业务的发展与跨越,促进了中国建筑业务结构的持续完善和整体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此外,借此机会,我也提出企业在PPP实践中的一点困惑。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多采用集团授信贷款模式,股东承担有限追索责任的项目融资模式难以全面落地,建设期项目融资将对社会资本方的带息负债余额和资产负债率指标产生重大影响。为进一步推动PPP事业,我们建议出台PPP融资相关政策,合理分配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项目公司运营管理团队等PPP业务相关利益方的权利义务,强化PPP项目公司的法人独立性和财务可持续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项目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项目融资。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PPP是一项集聚众智、持续用力的长期事业,中国建筑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的具体部署,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坚定投身PPP实践,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 2012 Jmw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金马威管理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2002355 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221号